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花香满径的博客

为了我明天的大树……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 
 

教学中增增减减的绘本画面——应彩云(转载)  

2013-12-15 18:15:29|  分类: 我的教育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

幼儿阅读的书,主要是以图像为主的绘本。它不仅帮助孩子通过画面了解故事事件,还使孩子在储存影像的同时,提升想象力。不是吗?想象力丰富的脑海里,一般有较强的画面感。所以,解读图画是幼儿阅读的重要能力之一。

在绘本教学中,我们往往以看图讲述为主要的教学形式,使孩子获得读懂图意的方法。可是,一堂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集体教学,没有太宽裕的时间让我们“从上到下、从左到右”地学习读图。并且,太多的画面解读有悖于孩子看书的初衷。

9月的一天,我给刚入园的小班孩子看绘本《熊叔叔的生日派对》。我拿着大图书习惯地边翻页边提问:“你们看熊叔叔在干吗……这时发生了什么事……你是怎么看出来的……熊叔叔又怎么了……”

目的性太强的我,显然惹毛了这群想知道“后来怎么了”的孩子。他们急切地打断我:“你烦死了!看下去,快看下去!”

为了保持孩子对我阅读课堂的热情,我选择了书中的3幅画面,以看图讲述的方式使孩子了解“熊叔叔睡得很香、生气了、用力拉”等基本符号的含义。而其他画页,则在满足孩子“往下看”的好奇中完成。

所以,集体阅读中的读懂画面,还真不能在长篇大段的“怎么看出”中,使孩子渐生厌倦而疏离了教学。

由于绘本除了图像之外,还有文字,尽管不多,却往往为图像的情景作着解释。有时,没有了文字的画面几乎难成故事。

绘本《一根羽毛也不能动》的第一页:天鹅和鸭子彼此对峙的模样,不看文字,很难让人读懂“情况”。教学前,何洁老师在设计课件时,分别在它们的脑袋上方添加了一个图像符号:一个大拇指,用以解释文字“鸭子觉得自己很棒……天鹅觉得自己也很棒……他俩都觉得自己很棒”。活动中,孩子比较准确地读懂了事件过程。

所以,在绘本教学中,为画面增加一些图像符号,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情节。

有时,为了更好的理解故事主题思想,我们也可以在绘本画页中增加画面,帮助孩子将童话的思想与现实的生活相连接。

被师生共同喜爱的绘本《搬过来搬过去》,在故事发展阶段,有个动人的情景:抱着家什搬家。画面洋溢着这对情侣对生活的热忱,这正是故事的主题:带着热情和智慧,面对生活中的困难。

第一次和孩子一起看到这情景时,一个孩子叹息:“哎呀!还搬啊,那么多东西,会很乱的。。。”王红裕老师立刻回应:“他俩很聪明的,搬家才不乱呢!”以后,王老师就在这画页后增加了一页:大小不同的盒子。让中班孩子在这个情景中感知整理和搬移东西的方法。

这时,在绘本画页中增加画页,既使孩子感受了鳄鱼和长颈鹿的积极乐观和聪明智慧,又为孩子习得生活的技能提供了情景,从而绘本的主题思想着落于孩子的心田。

我发现:一个情节奇妙、引人入胜的绘本故事,一般不止7、8页。一个人物生动、情感浓郁的儿童故事,一般总有并列的情节和重复的语言。自然,这些情节并列、意义重复的画面,为故事感情的累积、孩子反复的感知,作了必要的铺陈。但是,集体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,而集体阅读对于孩子阅读方法的获得、认知及思想的重构都是不可或缺的。所以,如何有效地两者兼顾呢?

绘本《天生一对》教学时,我减去了它俩2页很般配的画面;《犟龟》教学时,我减去了乌龟一路上遇到另外3个朋友的画页;《换一换》教学时,我减去了小鸡与最后3个朋友换声音的情节……这些意义重复的画面,却给了孩子自主阅读的动机和空间。

哦!我们不必担心孩子对原作欣赏的缺失,因为一次趣味盎然的绘本教学,一定会引导孩子对原作孜孜以求,犹如一部好的电影对原著作的影响一样。

当看见孩子捧着书在细细翻阅,我知道:他们离书香越来越近了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31)| 评论(2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