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花香满径的博客

为了我明天的大树……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 
 

【转载】家庭教育要给孩子抒发渠道  

2013-07-16 15:18:25|  分类: 我的教育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生活条件越来越好,孩子怎么反而心事变多?全家人围着一个孩子转,孩子却愈加叛逆……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,许多家长都会发现,孩子似乎遇到一些心理困惑,但有不知该如何处理。日前,历下区举办“中小学表达性心理辅导研讨会”,来自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研究所博士赖念华建议,家长不要赋予孩子太多带有期待的爱,同时合理给孩子创造适合他们的抒发渠道。

长辈爱“过剩” 孩子会“逃跑”

“现在孩子的生活条件比我们小的时候好多了,孩子的心理反而脆弱了,动不动还会有点叛逆情绪。”每当上高中的女儿出现情绪波动,市民严女士总发这样的感叹,这也是许多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常遇到的疑惑。赖念华认为,孩子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心理情绪,是因为承受了父母和长辈太多“饱含期待的爱。”

“许多父母容易把思绪停留在自己过去的生长环境,总认为给孩子提供过去自己所没有物质条件就叫爱,实际上这是他们一种对过去生命的一种补偿。但是父母往往忽略的是,社会环境改变了,在现在的环境中,孩子有时候需要更多的自由和天性。”赖念华说,对于不少独生子女来讲,他们的压力往往来自于家庭中诸多份这样的爱,就像一个人挑扁担,增加的分量越多,他的压力越大。有的孩子不愿意辜负父母的期望,即使心中有不舒服的感觉,他们也会认为自己不应该说,这种压抑在心中囤积久了,就会产生心理问题,“因为自己没有经历过,有的孩子会质疑家长口中所讲的‘苦日子’,于是产生叛逆和反抗,甚至有的孩子会因为承受不住压力选择逃避。”

父母应学会尊重与管教并施

通常,一个人心理上的变化是缓慢而不易察觉的,其质变不会很快反映在行为上,所以一旦父母或老师一旦发现一个孩子有所变化时,往往都是孩子心里酝酿很久的表现。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,许多父母总希望能采取措施立竿见影地解决孩子的“心病”,不少人选择带孩子看医生,期望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立刻改变。赖念华直言,心理学的治疗有时和中药一样,需要一个缓慢地过程,只有根据一个孩子的切实状态,通过合理的方式慢慢引导他,才能真正带孩子走出阴影。

家庭教育中,父母应该怎样及时发现和面对孩子的心理波动呢?赖念华建议家长给孩子创造合理的书法渠道。“中国人的教育强调含蓄,有些孩子不喜欢轻易把自己的困难告诉别人,那么家长就可以给孩子另辟表达途径,让孩子通过绘画、讲故事、表演等艺术创作形式表达自己的心理状况。”赖念华说,对于孩子来讲,这是一种‘进可攻、退可守’的表达方法,通过创作和象征的方式把不舒服和窘迫呈现出来,孩子会觉得比较安全,“而家长也可以在孩子创作风格的不同、故事情节的呈现等方面感知孩子的心理变化,从而进行合理的干预。”智乐园教育网

 

中小学学习用品购买请点击:http://www.zhly.cn/shop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66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