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花香满径的博客

为了我明天的大树……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 
 

“幼小衔接”即日起,开始!   

2015-07-25 09:01:28|  分类: 我的教育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
【教育箴言】知教育者,与其守成法,毋宁尚自然;与其求化一,毋宁展个性——蔡元培
幼小衔接“早准备”、“早行动”是我教育的一贯理念。所以,“幼小衔接”早在孩子中班起我就开始”唠叨”,不仅对自己反复提醒,还对家长们反复唠叨:在家长会中说;在班级论坛里说;在日常与家长的交流中说,这样的反复“唠叨”,还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。于是,班级的家长们从中班开始就和我一起齐心协力地进行“幼小衔接”了。正因为有了幼小衔接的“早行动”,现在孩子们到了大班还真有些像小学生了呢!
1幼小衔接从孩子们的身体入手
俗话说“身体是革命的本钱”,这话对孩子也同样适用。上了小学,一日生活的作息时间会发生变化,孩子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方式也要改变,这些改变就需要孩子健康的身心去接受与应对。所以很担心班级的个别身材娇小、偏食挑食、文静内向的孩子,这样的个性与体质会难以适应小学的生活。所以,加强了孩子们的活动强度与活动时间。带他们爬上爬下,组织竞赛性游戏,开展跳、钻、跑等等活动。加强幼儿中餐管理,不允许孩子剩菜和挑食,这样的教养一定能增强孩子的体质。
2幼小衔接从孩子们的心理入手
“你们都马上要上小学了”这句话几乎是我天天“唠叨”话语,说这句话的目的是想帮助幼儿明确学习的任务,增强学习意识,还用这句话来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,如个别孩子上课不认真倾听,又如个别孩子做事动作拖拉缓慢。当这些孩子出现这些情况时,我总是边提醒”他(她)你快要上小学了,一边告诉他(她)应该怎样好好听课,应该怎样又快又好地完成各种任务。并时刻关注这些需要帮助的孩子。培养孩子的自信心、上进心、责任感与任务意识,都需要从孩子们的心理入手。让孩子们学会带口信,记住需要完成的任务;让孩子们知道按时完成“作业”;让孩子们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,克服依赖感;让孩子们知道遇到困难要自己积极动脑,想办法解决,不轻易求助等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,都需要教师日常潜移默化的影响与教育引导。这些行为的目的只有一个:让孩子有入学意识。
3幼小衔接从孩子们的习惯入手
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的教养目标之一,对与即将上小学的大班孩子来说,显得有为重要。每天上课之前,我总提醒孩子们一句话:“把你的头抬起来,把你的耳朵竖起来,把你的嘴巴动起来,把你的脑袋转起来,这样才能学到本领,这样才能让你更加聪明”。所以现在,孩子们上课都精神多了,思维活跃多了,只有个别孩子低着头,但我想这些孩子一定也能很快养成学习好习惯的,因为他们已经引起老师的特别关注和家长的重视。好的习惯不光是“倾听习惯”,还有“自理习惯”。孩子们虽然还没有背书包,不需要整理书包。但他们每天有整理自己图画书的任务,与人交换书籍,借阅别人的书籍等行为过后,都需要自我整理,这个事情为以后整理书包、管理好自己更多的学习用品做准备。大班的孩子需要养成的好的习惯有很多很多,我们会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、游戏中,时刻不忘自身的教养任务帮助孩子养成好的行为与学习习惯。
4幼小衔接从孩子们的能力入手
回想上学期大班孩子入学“应考”的经历与内容,给了我们很多的借鉴与启发。首先关注的是班级那些能力弱,性格内向的孩子,给予他(她)们在集体面前表现的机会,让他们(她)门在集体面前多说、多演、多唱,派遣他(她)们做些小事情,如到楼上老师处传个口信,拿个东西等小事,让他(她)们与陌生的老师多交往,锻炼他们的胆魄,为以后的入学“应考”作准备。增强他们的学习能力,如思维能力、想象能力、表达能力、理解能力等。培养这些能力,除了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以外,最有效地利用了“早期阅读”魅力,有效、有地开展绘本教学,让孩子在听听、看看、说说、想想、猜猜的过程中发展孩子们的各种能力。
总之,幼小衔接是件大事,是大班教师工作的重心,它是内容也是归宿。通俗地说:大班的老师不就是想要把孩子顺利地送入小学嘛!那是学前教育工作的最后一站啦!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99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